老照片里的骊山老母宫蕴含道德经的精髓静默中传递着古老物品间的智慧

我站在骊山老母宫前,凝视着这处历史悠久的道观。它的旧称是老母殿,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这座道观里,有一块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立的《骊山老母授经碑》,记录了唐代著名道士李筌在骊山脚下与骊山老母相遇,以及她为他传授《阴符经》的故事。

我想象当时的情景,那个年代,李筌怎样在这里遇到了神秘而伟大的女性,她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人物,还被尊称为女娲圣母。在中国神话中,她被描绘成一个掌握造物之力、创造天地万物的母亲形象。

通过我的镜头,我捕捉到了60年代和1947年的骊山风貌。那些照片显示出时间如何静静地流淌过这个地方,它们也见证了岁月对这个世界的改变。我还拍摄了1947年的一张照片,是关于那里的道士生活,而从高空俯瞰临潼城,那些图片都承载着对往昔的一种怀念。

此外,我还见证了一段更近现代的人类活动——1983年的场景,一位卖香烛的小妇人坐在她的摊位上,这个瞬间让我感受到了过去与现在之间微妙的联系。而参观券上的签字,无疑是一份来自遥远过去访客留下的礼物,他们曾来到这里祈福,也许他们的心愿已经实现,或许它们仍在等待答案。

这些照片和故事,让我意识到历史不仅存在于古籍之中,它也藏匿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帧照片背后,都有着无数人的故事和情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