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彭晓探寻真一子身份揭秘道教创始人之谜

我是彭晓(?~954),一个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道士。在我的生活早年,我喜欢与击竹子何五云一起玩耍。后来,我通过明经考试,登上了金堂令的官位。当时,有传说说我在飞鹤山遇到了一个神秘的人,得到了丹诀自称为“昌利化(二十四治之一)飞鹤山真一子”。人们常称我为铁扇符,因为我能用篆符治疗病痛。我还能发出鸾凤的声音,这些都让我闻名遐迩。

蜀主孟昶多次召见我,询问关于长生久视之道的问题。我告诉他:“以仁义治国,就像尧舜那样的君王,他们的名声永远不会消失,即使过了万年的时间,也能够长生不老。”孟昶非常欣赏我的回答,对我加封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并赐予紫金鱼袋。

在性命双修方面,我有自己的看法,在养生和阐发内丹思想上也有独到的见解。我认为人可以成仙,不仅寿命无限,还提出了建立在阴阳理论基础上的“仙道”、“鬼道”学说。我相信生成万物的乾坤之气既有阴也有阳,有清有浊。清阳者主生,积之者成神仙;浊阴者主死,积之者成散鬼。而通过还丹,用天地无涯之元气续个人有限之形躯,使自身成为纯阳真精之形,就可以与天地同寿,长生不死,即身成仙。

对于想要追求这个目标的人来说,“又须彻声色去嗜欲,弃名利投灵山绝常交结仙友隐密漕溪昼夜无怠方可期望”。我的成仙思想顺应了当时道教由外丹转向内丹的历史趋势,同时坚持被世人怀疑和诘难的长生不死、即身成仙说的特点。此外,我对《参同契》的理解对后世道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我们还有很多文献记载了我的炼丹著作,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等,其中包括对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注释,以及其他有关内丹思想的重要资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