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数量,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传达思想和意图。《庄子·田子方》中讲述了一则故事,关于温伯雪子的经历。在一次往齐国途中的寄宿之时,他拒绝了鲁国的一位求见者。理由是他听说过中原的君子,他们精通礼义却缺乏洞察人心的能力,而他不愿与这样的人交往。
当温伯雪子再次经过鲁国时,那个人再次请求会面。然而,这次温伯雪子同意了,因为他预感到这次会面将带来启示。他每次与那人见面后,都表现出深深的慨叹,其仆人好奇地询问原因。温伯雪子解释道,他最初提醒过他的仆人:中原之人的确对礼仪了如指掌,但他们理解人的心灵却显得浅薄。那个人恰恰符合这一点——他的举止和言辞都完美符合礼节,而且散发着不可抗拒的威严。但是,当那个人以儿子的态度规劝他,以父亲般严厉的方式指导时,温伯雪子的内心便受到了触动,因此导致了他的慨叹。
孔子一见到这样的高尚之士,便默然无语。当被问及为何如此,他回答说:“一个懂得大道的人,用一眼就能看透对方的心思,所以用语言沟通是不必要的。”孔子的目光穿透一切,看到了那个人的内在世界,不需要多余的话语。而那个不断求见的人,即使行为举止完全符合礼法,却无法真正理解并接纳温伯雪子的本真。此刻,无论相遇多少次、交谈多少话题,都不过是一场空谈。
语言仅仅是一个表达意思的手段,它们自身并不重要,只要信息传递得明确,就足够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言不在多”,只要我们的思想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去,就已达到目的。
标签: 《道德经》全文读诵 、 道德经经典十句 、 道家八段锦教学视频完整版 、 《道藏》全文 、 道德经经典8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