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无为与有为之争传达意旨的艺术

言语之贵,不在于多,而在于其能否达至心意。《庄子·田子方》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温伯雪子的遭遇。温伯雪子前往齐国途径鲁国时,有人请求见他,但他拒绝说:“我听说中原君子明于礼义而知人浅薄,我不愿与之相见。”后来,他又一次经过鲁国,那个人再次请求,温伯雪子却答应了。他每次与这位客人相见,都会深感慨叹,并对仆人解释道:“我之前已告诉你,中原之士明于礼义而疏於了解人心。这位客人的举止合乎礼仪,其气度如龙虎不可犯,他的规劝如儿对父恭顺,其严厉如父对子的教导,所以我才感到慨叹。”

孔子得知此事,对此无言,只是看了一眼便明白了对方的内心和志向。这正说明了:语言虽重要,但只要意思传达清晰,便足矣。而那位不断求见的人尽管符合礼节,却未能理解温伯雪子的心思。不管如何交谈,最终不过是空谈。语言仅为表达意思的手段,与意图达到共鸣者有别。一旦意义明确,即使没有更多的言辞,也足以满足目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