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我行其野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

如果早些体会到这句话,或许人生的遭遇就会截然不同。最近阅读了这样一段文字,让我内心为之一震,深受启发和感动,以至于初读时未能完全领会,需翻阅两三次方能有所悟。这段话是这样的:“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 气傲皆因经历少,一个人自视甚高,是由于自己生活的浅显,没有见识过更广阔的世界,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看不到天际的辽阔、宇宙的无垠。在日常琐事中,在狭隘的心理里,不断思考与摇摆,一点努力就觉得巨大进步,一点成就就认为超越众人,因此变得目高远手低下、不可一世。

《道德经》中云:“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用兵以勇攻之必败坏,无树不材且先死。坚韧者往往在劣势之地,因为你已成为众矢之的。柔弱者反而得居上位保全自身。一真正的力量,是经过丰富见识和深厚经验后变得谦虚恭俭,把自己隐藏起来,而非锋芒毕露炫耀己功。如果自命清高地以为只有自己最聪明,将他人当作愚昧,最终只能出丑的是你。当你在众人面前炫耀己智时,说不定你就是别人的笑柄。

心平只为折磨多,人的成长必经一个漫长而痛苦的人生旅程。所有哲理都源于实践过渡的人生体验,都从磨砺中来。不仅社会毒打和生活磨练让人们明白世间艰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经历快速成长。而不是年岁增长,就能使个性充实;也不是安逸平静,就能使灵魂升华,只有承受更多折磨才能够让棱角被消融,使心态稳重而平和。

《道德经》又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稳重是立身之本,与内心镇定的统治相辅相成。一旦轻浮,便失去了作为基础;一旦急躁,则丢弃了做人的根本。而岁月与时间不断去抹去一切尖锐边缘,使复杂的人生体验,以及世间沧桑变迁,让一个人拥有情感丰富却又通达圆融。不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修养个人品质,这样的境界才是最完美的人生状态。

把酒言欢,不问世事难料;书信谈情,也不知岁月蹉跎。生命本来并非是一场风花雪月,你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它便如何回应你的行为。你不要因为气傲便刻意追求,更不要为了寻求内心平静而故意接受折磨。减少骄横增加骨气;减少娇惯增加耐力。随着时间推移,你将自然而然获得智慧,并逐渐好转。这正如黄河仍有澄清的一天,为何我们不能期待我们的未来?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终身学习的事业,没有谁一出生就精通其中,如果感到胸襟开阔不足或方向迷茫,我推荐你去研读《道德经》,它将带给你更加深刻理解生命以及思想上的飞跃,让你的思维方式得到提升与进步。但愿珍惜每分每秒,将宝贵的时间投入到阅读中去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