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探究宋金元道教医家及其传承融合道德经拼音版智慧于天然道观文化深处

宋金元时期,道教医家在传统医学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方剂、本草研究以及古籍注释整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不仅擅长医疗技术,还以此传教,其医术高超一见即愈,被赞誉为“长真谭真人”。王重阳的高足马钰亦精通医药,以《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闻名。全真七真的之一刘处玄更是将行医与修炼结合,为积善之基。

邱处机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贡献巨大,同时他也精通中医学理论,对服用外炼丹药企求长生持否定态度。他有一句修养真言:“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邱处机还擅长运用医理阐释摄生,撰写《摄生消息论》,提出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盛衰的变化规律。

宋代科技发展鼎盛,道教医学也有许多创新,如养生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著作,如《混俗颐生录》、《三元延寿参赞书》等。此外,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开创了中国传统医学发展新局面,其中刘完素提出了“火热论”,强调降心火益肾水,以寒凉药物清热通利。

北宋时期,道士参与编修官修医书如《开宝新详定本草》和《太平圣惠方》,临床应用价值很高。在脉学领域,有南宗张伯端和西原脉学流派祖师崔嘉彦的大幅建树。崔嘉彦的《脉诀》独树一帜,将脉象、三部、五脏结合起来阐述脉证规律,建立了“四脉为纲”辨脉辨证新体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