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统戏剧探秘昭通大关傩戏表演者背后的老子道德经注音版全文故事

在云南昭通市大关县的一个古老村落中,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场院里,一场特殊的表演即将拉开帷幕。在这个烟雾缭绕的地方,人们聚集来看一场被称为“原始戏剧活化石”的傩戏表演。这是一种极其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它以驱邪除魔、消灾化吉为主题,是一种祭祀活动。

傩戏,又被称作端公戏或跳端公,是民间的一种庆祝活动。据《大关县志》记载,在1888年,当地发生了干旱,这时知县廖时清召集了一百多人,包括各路端公戏班,他们在县城搭台跳端公49天,以求得神灵保佑和降甘露。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样的盛况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逐渐消失了。道具被没收甚至捣毁,掌坛师们遭到批斗。直到2005年,大关县文化部门对曹氏端公戏进行挖掘整理,并将其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代代表性传承人曹相和继承了这一精华,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昭通端公戏)。

为了确保这一传统不再消亡,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对傩戏进行重点保护,并专门成立了一个传承点,让曹相和能够收徒并进行专场演出。这次表演不仅是对这一历史悠久艺术形式的一次恢复,也是对未来传承者的一次展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