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汉文帝九年庚午生于七月初十。文学茂才一等,官至上大夫。得罪权要后,弃职精研玄学,在终南山数载,与天涯游走。筑茅庵居于崂山太清宫附近,开垦田地自食,其间潜修不仕。
在当时的玄学研究中,他以才子之姿独领风骚。一旦掌握玄学精义,对官场产生厌倦情绪,“弃职入道”成为了顺理事宜。在道教发展史上,不少著名道士曾是仕途上的佼佼者,但遇到点化或悟出真理后弃官入道,如钟离权、吕岩、李哲玄等。
张廉夫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使他对名利视若浮云,将人生短暂性深刻体会为修行的动力。他先在终南山修行,然后开始云游各大名胜,最终在汉武帝建元元年来到崂山太清宫,一直居住了两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率众建立了“三宫庵”和“三清殿”,比汉武帝建明堂早45年,这些建筑是崂山地区最早的人工建设的道教庙宇,因此被尊称为“开山始祖”。
他的功绩不仅仅是在建筑方面,还在于推广各地经书典籍、曲牌交流,为崂山充实了丰富的典籍资源。在昭帝始元二年丙申时期,他委托刘方清等主持庙事,并返回江西鬼谷山潜修。这之后,他多次回访崂山,以百岁高龄往返大江南北,这种壮举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除了建筑和文化贡献外,张廉夫还亲植了两株桧柏树,它们至今仍然生长良好,是古树中的杰作。此外,当时太清宫已有90余名道士,是规模较大的一个聚集地。
标签: 道法自然书法 、 道家的书是哪一本最经典 、 道德经原文全篇 、 道家心法口诀 、 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