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知,字广德,又名远智,是琅琊人(今山东临沂)的道教高明见者,以其深厚的学问和卓越的修为,在道教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出身于六朝名门世家,祖父王景贤曾是梁朝的江州刺史,而父亲王昙选则担任陈朝的扬州刺史。母亲丁氏,也出自宦门家庭,是梁朝驾部郎中的丁超之女。
据《王远知碑》记载,当时僧人宝志曾预言:“生子当为神仙之宗伯也。”确实,如同梦境般奇异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当年他五岁时,就能辨认书中的字迹,并且能够背诵经典。在此后,他前往茅山师事于山中宰相贞白先生陶弘景,得授三洞经法。
陈宣帝召请他入重阳殿讲道,大为赞叹。而隋炀帝杨广对他也极具尊崇,在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晋王杨广遣使请他相见。王远知展现了他的超凡能力,使杨广惊惧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唐朝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最著名的是秘密送符命给李渊,宣告李唐当得天命,为唐朝建立后道教地位提升打下基础。
在唐武德四年(公元621),秦王李世民平灭了王世充,与房玄龄微服拜谒于他。得到老神仙金口首肯,信心大增。此后太宗登基,将视他为功臣,但坚辞不受,最终被迫归隐。不久,被降玺书待遇,让其置观,用表宿心。大唐贞观九年(公元635)羽化离去,享年一百二十六岁。
追赠太中大夫、谥曰升真先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还获得了多次荣誉,最终被称作“法主”。可以说,这位早期上清茅山宗的大师,对于道教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他周旋于四个不同政权之间,为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位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签: 道德经原版全篇 、 道教十大代表人物 、 老子道德经全文多少字 、 道德经原文及注释 、 《道德经》全文注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