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风潮中,人类文明如同一艘巨轮,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海洋中航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转型。王志成和朱文信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全球化时代诸宗教相遇时的一种选择。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探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观念。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时间之箭,这是爱丁顿爵士在1927年提出的概念,它象征着时间不可逆转、线性的特性。在这个意义上,卡尔·洛维特所说的救赎史观也可以被看作一种乐观的历史趋势,但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总是这样简单。
随着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对话意识等精神现象的出现,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些变化主要源于两点:人类生活全面全球化,以及高科技渗透日常生活。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在理解并应对这一新环境时,我们注意到了三大代表性观念:汉斯·昆将库恩“范式转换”的概念运用到文化和宗教领域;卡曾思提出了“第二轴心时代”的概念,以区别于轴心时代;斯维德勒认为我们应该进入“全球对话的时代”,即从过去单向独白走向今日多向交流。
早期思想家如斯宾格勒和阿汤因比也有他们自己的见解,他们预言了世界各大文明兴衰的情景。而当今世界,由塞缪尔·亨廷顿预言的人类文明冲突正在逐渐显现出它的地理政治层面的影响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些人,如保罗·尼特、约翰·希克、约翰·科布等,都提出了一些策略,比如跨文化哲学家潘尼卡关于不同民族之间必须进行对话以求理解。他写了一本名为《对话经》的书,其中阐述了个人层面的以及传统历史层面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对话,就无法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真正理解他人的可能性。
而安伦则提供了一种解决危机之道,即建立起基于理性信仰之上的宗教共同体。他认为,每个宗教都有其追求终极关切,对人生的根基寻索,对无限存在追求的一般目标,并且他同意约翰·希克关于后轴心世纪各种宗教核心目标中的寻求救赎或解脱。但安伦反对非理性的信仰倾向,他主张通过科学知识检验来开放和提升信仰,使其更加合乎现代社会要求,实现宗教信仰理性化。
标签: 道家的励志名言 、 道德经里的名言警句 、 道德经全文解释白话文 、 老子道德经全文文档 、 道德经名言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