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吉(1271-1355),字希文,是一位杰出的元代净明道士。他出生于豫章丰城(今江西丰城),是望族之子。在他的修行生涯中,黄元吉先后师从清逸堂朱尊师、王月航和刘玉器。刘玉临终前,将教义传给了黄元吉,并请他继承其职务。
黄元吉在西山玉隆万寿宫建立了玉真、隐真、洞真三坛,以此教授弟子。至治三年,他访问京师,受到公卿士大夫的赞誉。泰定元年,张嗣成推荐他给元廷,并赐予“净明崇德弘道法师”等称号。
然而,在未能履行提点焚修任务之前,玄教大宗师张留孙邀请他住在崇真万寿宫。在那里,他最终逝世。遗体火化后,他的剑被埋葬在西山,而徐异则继承了他的职位成为第三代传人。
黄元吉的一生致力于阐扬刘玉学说,对净明忠孝学说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只要能够除去欲念,就能达到内心的净化。他还强调修身齐家以养天地之德,是达到真正的人格境界的关键。他对十二真君所遵循的孝道表示赞赏,因为他们通过实践而非空谈来实现自身纯洁与完美。
对于因果报应的问题,黄元吉认为善恶必有其结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表达了他对于宇宙自然律则坚定的信仰,以及对个人行为后的责任感和忧虑。
最后,他编集并整理了《玉真先生语录》,并与徐异合作完成《净明忠孝全书》,这是净明道重要文献,也是对清晰传统思想的一次系统总结。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 黄 元 吉 对 清 晰 忠 孝 学 说 的 深 刻 理 解 和 承 承 发 展 的 努 力。
标签: 老子道德经翻译 、 太上感应篇原文 、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及解析 、 大道至简无欲则刚原文 、 修行人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