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善庆,字伯祥,以道号洞真子闻名。其生平素来清修,未尝食荤腥。他在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投身马丹阳门下,与父母姊妹一同皈依道教。在马丹阳去世后,他被派往关中寻访丘处机。先后拜见李灵阳、崔羊头,再至陇山龙门洞,成为丘处机的弟子。
随后,他奉命前往洛阳致书于谭处端,但谭氏过世不久,他又返回关中,并继续跟随丘处机居住在终南祖庭。大明昌二年(1191年),丘处机命他前往沂阳石门全真堂与蒲察道渊同行。在此期间,他隐居陇州吴岳凿洞而居,也曾赴燕京礼拜王处一,为全真七子中的五位共同师傅之一。
泰和三年(1203年),陇州牧保奏他为“冲虚大师”,泰和五年(1205年)他再次赴山东栖霞向丘处机请示,被催促回归关中。他在途中隐居天平观,并受到了毕知常持帖催促返汧陇。最终,在金廷对南宋用兵得手之际,他更名志道西返关中。
泰和八年(1208年)以后,大批宋俘人群涌入关陇求度为道士,而于善庆收留了数百人,让他们分立各地建立道观。此后,他被金廷遣使召至任中太一宫提点,并参与了重建重阳宫等事宜。在蒙古朝廷征询三教名人的时候,于善庆因其贡献而被选上。当时的元宗十九岁时,即太宗十年的夏季,他被授予“通玄广德洞真真人”称号,并担任终南祖庭重阳宫住持及主领陕右教门事务。之后15年的时间里,于善庆对重阳宫进行了扩建并创办了一系列新的寺庙,还应邀传授全真道教义给巩昌总帅汪德臣。此外,其遗著《洪钟集》也流传至今,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部分。
标签: 道家名言警句及解释 、 道德经原文豆瓣 、 老子81章原文及翻译 、 道家经典禅语摘抄 、 道教的经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