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法融道长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代表道家与佛家和解的象征静坐于古老书架之上

任法融,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1936年6月。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三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

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塾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

1952年3月,他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龙门洞”游览。在这里他见到了廿多位道士,他们个个朴素善良、勤于道家的生活,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每日随道众干农活闲暇时便借阅道书。他渐对道教产生信念,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尔后,他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并随师学术。王嗣林 道长擅长斋醮法事经韵,对《太上老君阴符经》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但任法融并不愿终身作经忏修炼的职业。他认为,《太上老君阴符经》虽然是一部神圣的文本,却不是唯一途径去理解宇宙与生命的奥秘,而是需要结合哲理和实践来更全面地了解。

1964至1966年的两三年间,他认真研读了《抱朴子》、《封德公案》等古代文献,这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期间,他还写了一些文章和诗歌,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思想情感以及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之心。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局开始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此后任法融在楼观台重新组织起了自己的工作团队,并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当地的 道教活动。在此期间,他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方面的小册子,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他的博学与深邃思考能力。

1985年,由于他一贯爱国爱教、信仰虔诚、作风朴素且办事干练,被选拔为周至县政协员;1986年,被推选为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1988年,又被推选为陕西省政协委员,并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如中国道协会长等。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继续发表论文讲座,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名著名的传统文化专家易学专家及高级教授,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及广泛的人脉关系。他曾在世界各地进行讲学交流,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为增进国际友谊做出了积极努力。此外,还以其优美雅致的心灵画卷著称,是一位具有卓越艺术造诣的大师级人物,其创作充满哲理与智慧,让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触摸到精神世界中的内涵丰富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