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北宋时天台人。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但因罪被谪戍岭南。在成都遇到一位仙人(一说此仙即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张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被清雍正年间封“大慈园通禅仙紫阳真人”。他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使得精气凝聚不散,最终结成金丹。他将炼养分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并继承了陈抟内丹的系统方法。
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的著作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禅宗诗偈》三十二首,以及王叔邦辑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其中,《悟真篇》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之一,与之前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齐名。
虽然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但他在身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派,被尊为南宗五祖,与全真道并列金丹南北宗。此外,还有一些自称出于他传的人士,如刘永年,他的弟子和门徒也撰写了一系列相关作品,但是这些依附之说的历史性存疑,不如嫡派稳定可靠。
标签: 大道至简书法 、 道家《静心咒》 、 道德经三大核心 、 《天道》金句 、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