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关尹子与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的会晤,探讨了“无为不成”的哲学思想。这次交流在缅甸发生,并非偶然邂逅,而是一场正式安排的思想对话。若真如史籍记载,这次直接思想交流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一般宗教活动,是世界思想史、文化史上一个重大而未被揭示的事实,也许应该重新审视过去2000年中印之间许多文化交往的问题。
关尹子的身份和地位是有争议的,他被认为是劳资唯一学生,也是道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化胡经》的虚构可能导致了对老子西行传说以及他是否与释加牟尼有过直接接触的一系列误解。然而,《阿差末菩萨经》中的记载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关尹子确曾与释加牟尼进行过正式的交流和讲学活动。
《阿差末菩萨经》是一部记录客座讲座内容的佛教典籍,它提到了主讲者阿差末的人物背景,其中包括他的国度、族姓等信息,这些都显示出其来自东方,即中国。而且,该文本中使用了很多中土词汇,如“仁者”、“无极”、“圣道”等,这些都支持阿差末来自中国这一观点。此外,该文本还提到了关尹子的名字,在其中一段描述中,将其作为主持人的身份出现。
此外,该文献中的其他细节也支持该结论,如在介绍礼仪时提到的五体归礼,以及在结束时谦辞自己的能力不足。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关尹子确曾与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会面并进行深入交流。这种交流对于研究华夏文明与恒河沙汰(印度)文明间的影响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道教的句子经典语录 、 道德经100句经典 、 修心修行的经典语录 、 道德经原文带拼音全文 、 帛书道德经全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