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关尹子与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的确曾会晤交流思想,甚至在缅甸某地进行了引雷诀手势的共赏古今之大道。这个历史事件不仅是世界思想史上的重大发现,也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印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阿差末菩萨经》中的记载显示,这次会面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有正式安排和讲学活动的一部分。这部佛教经典记录了一位来自东方的阿差末菩萨,与释加牟尼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思想交流。在这次会议上,阿差末菩萨赠送了一部重要著作给释加牟尼,这可能就是道家的经典之一。
通过对《阿差末菩萨经》的考证,我们可以看出,阿差末菩萨提及的“仁族”、“子”字,以及“关尹”的称呼,都具有明显中土色彩。这表明,在当时,有可能存在着一种跨越地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情况,即使是在远古时代也是如此。
此外,《阿差末菩萨经》中的许多词汇,如“无极”、“圣道”、“阴阳”等,也都与中土哲学相呼应。这些证据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论点: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一位名叫关尹子的道家代表人物确实与释加牟尼有过直接会晤,并且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思想交往。
这种直接接触对于理解两大宗教之间早期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并被影响,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东亚和印度文明之间的人文交流,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信息。它挑战了传统认为老子或关尹子只限于中国境内活动的地理限制,并揭示了在那个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思想,都能跨越海洋而到达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