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主要人物之中庄子以物化逍遥著称其哲学思想如同仙境般真实不虚

道教的主要人物中,庄子以物化逍遥著称,其哲学思想如同仙境般真实不虚。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指出天地人物皆由道气所化生,本属一体,并无二致。世人纷扰于我见,以高下、是非相待,不但毫无意义,反而束缚了心性,使无法达到绝对自由的逍遥之境。庄子通过梦蝶,告诉人们在某种境界下,可与物转化,这种境界即“吾丧我”。他崇尚逍遥游,但在现实世界里,无绝对自由,都需有所待。在《至乐》篇中,他妻死后,即方箕踞鼓盆而歌,对自己的死亡亦超脱。

自古以来,将生死看作人生的最大问题,而庄子眼中的如此重要变迁,却淡如春梦,无痕。他认为,“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将楚王相国宝座视为庙堂骨骸,与宁愿做乌龟相比,更珍惜泥涂之身。

老庄并称,是先秦诸子的重要人物,被称为神人,其思想奠定了道教心性哲学基础,也弥补了早期道教性功理论缺陷。诗云:“庄周迷蝴蝶,适志不自知。梦时栩栩蝶,醒来蘧蘧周。”万物本无二,只因世人较锱铢得泯。我欲忘其我,有待逍遥游。这正是庄子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