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井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耶?”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华伪而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生也死之徒,不以异;死也生之始,不失德故称德。仁可为也,可亏而已矣;义可亏也,可断割而已矣;礼相伪也,与天下万物一耳。圣人贵一,以其不知也;狂屈闻之一,以其忘之也。此孔子所云予欲言非言,是以先举不言标后寄明於黄帝,则夫自然之冥物巢乎有得而见。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有明法而不议,有成理而不说。大圣人原天地美达万物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谓。今神明至精,与百化自化,而神明又未夺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本然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为巨未离其内秋豪虽小待成体。
天下莫不沈浮终身新,不待为 之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僭然若亡则存照然若存则亡本根畜养万物日用不知此乃至道根本可观于天矣。
标签: 道德经格局最高的话 、 心不死则道不生 原文 、 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 、 道教万能护身咒 、 请问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