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宗教的基本情况与德道经论德比较
中国作为多元文化和宗教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道、佛、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等五大宗教为主体,兼有其他少数民族信仰的复杂格局。这些宗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在文化交流中融合产生了独特的民间信仰。
道教起源于公元2世纪,以《道德经》为核心圣典,以老子为先师,其主要实践活动包括符箓修炼和内丹术等。在宋元时期,正一派和全真派两大系统逐渐建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宫观封建经济制度,使得道教走上了现代化道路。目前,我国共有道宫9000余处,道士4.8万人,以及5所专门培养 道士的地方教育机构。
佛教则是在公元1世纪前后由印度传入我国,与汉族文化相结合形成汉传佛教学说,又通过藏族与西藏接触而发展出藏传佛学。此外,还有云南上座部佛教学说三大体系。我国各地开放寺院达3.3万余所,其中藏传佛寺3600余所;南传寺院1700余所;全国共有僧尼约22.2万人,其中藏传僧尼14.8万人,汉传僧尼7.2万人,上座部僧尼2000余人。
伊斯兰教是从阿拉伯半岛创立的一种宗 教,由唐宋时期开始向我国推广,并最终在明朝成为新疆地区重要信仰之一。伊斯兰对我国少数民族如回族、维吾尔族等具有深远影响。而今,我国共有10个基本上全民信奉伊斯兰 教的小语系民族人口2200多万;全国清真寺3.5万余座;阿訇毛拉等约5万名教师及学者在继续进行神学研究与教育工作中。
另外,一些基督徒组织也存在于我国内,如天主 教和新 教(又称基督 新 教),其中天主堂区137个,而新 训会区数量更是不计其数。这两种 基督 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人口比例,同时拥有众多活跃的牧师及神学院,为追求精神生活提供支持。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宗教不仅被用来解释世界和宇宙,而且还被用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应对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古老但不断演变的话题对于理解当代社会至关重要,它们同样塑造并反映了我们共同的人类经验。在这个意义上,它们都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标签: 道教里面最经典的句子 、 道家经典之作 、 大道至简书法作品 、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 道德经81全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