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羌族的婚姻习俗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的原则,注重门当户对和亲上加前的概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种自主选择伴侣的情况逐渐增多,但传统的仪式程序依然得以保留至今。
羌族婚嫁仪式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订婚和结婚。如果一位男子对某位女子产生好感,他会通过红爷(即媒人)向她的家庭提亲,并携带礼物到女方家中进行“许口酒”的庆祝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男方需要征得女方家庭中的母舅人的同意才能正式开始订婚程序。
之后,在数月或数年的时间里,男方会再次请红爷带上礼物前往女方家,以“小订酒”款待近亲。随后,男方会准备更为丰厚的礼品前往女方家,为期三天的大型宴席,即“大订酒”,作为正式订婚仪式。这一过程旨在与对方家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也将生辰八字交换并由释比测算,以确定最吉利的结婚日期。
此后,两家的成员便开始筹备完善所有必要的事宜,最终决定一个适合举行盛大的联欢晚会——花夜(坐堂歌)。这是一场充满活力的娱乐活动,让新人们与亲友们共同度过一个难忘夜晚。在这一晚上,还有盘歌比赛,这是一种问答形式的游戏,其内容涵盖了对新娘品貌才智、勤劳朴实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以及表达夫妻之间的情感和希望。
最后,在结婚当天,即农历十月初一后的冬季或腊月期间,一切都已就绪。新娘按照传统习俗要哭泣离别親人,而在进入丈夫家门时,还需经过释比指引的一系列神圣仪式,比如驱赶煞气等,以确保新人的幸福未来。此后,便是大家庭团聚共庆的一个长日子。而第二天则是谢客日,也就是感谢帮助他们举办盛宴的人们。此后,不久内,他们便迎来了第3天,即回门日,当时新郎及其弟兄将送给新的媳妇各种美食,如肉类等,并背着这些食品送她回到父亲母亲身边,从而开启他们共同生活的小屋。
标签: 老子道德经原版全文 、 道家经典之首 、 英文翻译无为而无不为 、 道德经 原版 、 道德经的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