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些认识到这句话,可能会改变人生的一切。最近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它让我深受触动和启发,直到第三遍阅读时,我才真正领悟了其中的意义。每次读完,都不禁感慨: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或许已经经历了无数风雨。
这句话说得很明白:“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气傲是因为经历太少,没有见识过更广阔的世界,只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看不到星辰大海。在生活的琐事中,在狭隘的心理里,我们总是在犹豫不定,一点努力就觉得进步巨大,一点成就就觉得超越众人,因此变得自负、不可一世。
《道德经》提醒我们:“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过于自信就会被击败,无论是用兵还是树木,如果过于刚硬,最终都会受到损害。而真正的力量,却往往隐藏在劣势之下,因为你已成为众矢之的。而柔弱者却能处于优势,为自己保全。
一个真正的强者,是经过丰富经验和深刻思想后变得谦逊,从而潜心向上,不再锋芒毕露。如果自视清高地认为自己最聪明,把别人当傻瓜,那么最后只能是出丑。当你在众人面前炫耀时,说不定你就是别人的笑柄。
心平只为折磨多,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所有哲理,都源于经历。所有体悟,都来自磨砺。不仅如此,只有经历了社会与生活中的挑战才能懂得世间艰辛。年龄不是快速成长的手段,而是苦难让一个人迅速成熟,而非安稳所致只有通过多次遭遇折磨,你的心态才能逐渐稳重、平和。
《道德经》又教导我们:“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稳重是做人的根本,而镇静是掌握生命主宰权利。一旦轻浮,就会失去基础;一旦浮躁,就会失去方向岁月与经验能够将一切棱角都打磨光滑,使复杂的人生阅历,让人们变得情感丰富而通达圆融,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修养个人,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状态。
不要因为气傲便故意去寻求更多的人生体验,也不要为了追求内心平和而刻意接受更多挫折。不妨少一些骄横,更要有韧性;少一些娇惯,更要接受锤炼。在这样的过程中,你自然会变得更加智慧,同时也将一步步走向更好的未来黄河还未干涸,有何不可期待?同样地,对待人生的旅程,我们还有无限可能等待着我们的发现与探索。如果感觉内心充满波动缺乏实践指导,请尝试阅读《道德经》,它将带给你的深刻洞察力,使你的思维更加开阔。你值得拥有这样的智慧来指引你的道路。但记住时间对每个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尽快行动吧!
标签: 道家的三大经典著作 、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经典版本 、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古网 、 道德经八十一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