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衣食住行探秘农历十月半宁化糍粑节趣味解析

在宁化客家人的衣食住行中,农历十月十五日被誉为“糍粑节”,这一天,不仅是庆祝丰收的时刻,更是传统甜品——糍粑的象征。这个节日属于汉族的四大半年节之一,与正月半、七月半和八月半共同构成了客家人一年中的重要节庆。

十月十五日,也被称为“下元节”,人们会前往佛庙烧香,以示虔诚。在这一天,宁化地区迎来了秋后的农闲时光,上下邻里纷纷参与打糍粑活动,赠送亲友,用以庆祝丰收季。甚至在一些乡镇,当地还会宴请宾客,同时享用这道美味。

打糍粑是一项需要团结合作的过程,首先选取上等的糯谷,将其洗净后浸泡至饭甑中蒸熟,然后倒入石臼内进行舂磨。这一过程既耗费体力又充满乐趣,由多个人轮流沾水沾茶油,一边捶打,一边加入水和油,使得原本坚硬的糯饭逐渐变软,最终成型成为个别小碗大小的小块。此外,还需将花生芝麻糖涂抹在每一个小块上,以增加香气并防止它们之间黏连。

虽然现代生活已经普及了机器助手,但对于许多人来说,那些手工制作出来的手感更佳、更加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份 糍粑,是最难忘的人类情感与文化记忆。而那句著名的话语,“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也许正是在表达着这种难忘的情感与岁月沉淀下的文化价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