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闽西南方向,有个古老的集镇——湖雷镇。镇北有个山村,叫石坑村。村子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东西走向的石坑溪穿流村中,把村子分为南北两侧,民居沿溪而建,建起了数十幢远近闻名、高大雄伟的各式方形土楼民居,形成了壮观、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而“居安楼”便是石坑古民居建筑群中的土楼之一。
居安楼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石坑村中部,位于石坑溪的北侧,坐东北朝西南。背靠蜿蜒逶迤的“前头畔-白楼背-半天山”山脉,南望巍峨雄伟的“铜鼓寨-老楼窠-秧地背”山峰,是钟灵毓秀之地。
居安楼属于五凤楼形式的建筑,是一座独具客家风格的古民居建筑,由主楼、前厅、两侧厢房、左右两边横屋、下厅堂和官厅(会客厅)组成,全体构造浑然一体。
始建于1750年,最终完成于1773年,是由吴氏十八世祖渭斋公出资建造。这座宏大的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869平方米,全布局共计66个房间,其中主樓高21.5米,为五层,每层都设六间卧室和一个大廳。大门上刻着“居安樓”的三个刚劲有力的字母。
内廳是一处功能齐全的地方,一层作为仓储、二、三四层作为卧室第五层则用于通风散热或存放杂物。而四樓大廳特别别致:高3.8米,上面覆盖杉木吊顶,並且兩旁牆壁繪有壁畫;廳前有一扇雕花木窗;後邊設有一道木屏風掛著烫金楹联:“以高严律己,以安恕待人。”
外面的围屋則是单层建築,用於存放農用工具間、磨房、大柴草間及畜栏等设施,同时也有浴室和厕所,這些設計顯示出其科学合理性。
右边横屋是4间一厅一梯式,有2層,是说是渭斋公的小房夫人住生活的地方。在天井中还有一口圆形古井,用光亮河石堆砌而成,这里的水质清甜至今仍在饮用。此外,还保留着“保卫苏维埃”的宣传口号,以及红军和赤卫军曾经住在此时所写的一米见方的大字,这展示了这栋房屋丰富的人文历史与政治背景。
左边横屋与右边相对称,每个独立自成,但通过小门也能互连。在这里还有专供族人启蒙教育的小学馆,并且历来重视启蒙教育,不仅聘请老师授道,而且培养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如商界巨贾科举秀才以及国企高管等多种人才类型。
尽管经过200多年的时间,“牛夹窗”、“普通窗”,以及每个门扇钉上的铁皮防火防盗措施依旧完好无损。为了保持空气清新,每個厨房烟窗均從頂部伸出,而排水系统又神奇得到了设计,使得整座樓從未發生過內涝。此外,还采用了一系列巧妙设计如檐口檐柱以确保結構安全坚固,又不失美观,同时内部使用的是精心挑选的地板材料,如三合土灰墙,其制作过程繁复且精细到黄糖被加入其中再经三打三刨三削制作而成。此外,大量使用上围径1米以上的大杉木梁柱,使得整个结构既结实又耐久。这些建筑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研究者学习借鉴的一个重要案例,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