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人苏泂的笔下,初秋时节,虽未完全摆脱夏日炎炎,却已闻到秋意渐浓的微风。正如“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一阵阵清新的风,如同千金难买的礼物,带给人们舒适与惬意。这时节气叫做“处暑”,标志着夏热与秋凉交替之际,“处”字含义深远,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自然界中温和过渡的画面。
此刻,我们仿佛置身于宋代诗人的世界里,他们用生动的话语描绘出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景:“好似秋老虎。”这不仅是天气变化的一种比喻,也是对季节转换的一种赞美。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采取措施抵御“秋燥”,通过煎药茶、吃鸭子,或是远离市区寻求郊野中的清新空气,与大自然共度这段特殊时光。
画家老树在其作品《处暑》中捕捉到了这一刻,他用笔勾勒出了一幅踏青图景。画中的男子站在拱桥上,看向遥远的地方,在微风轻拂下的草木似乎有了生命力。湖面波纹连连映射着阳光,每一抹金色都洒满了整个世界,让人心醉。
而另一位艺术家宋丰光、张锦平则以《秋妆》展现了不同的视角。在他们眼中,这个时代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情感,一群妙龄少女在林间嬉戏,她们以自然之美为装扮,不经意间展现出了她们内心的宁静与安详。线条细腻、色彩协调,是这两位艺术家的独特魅力所在。
当我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不禁感谢自然赐予我们的这些珍贵瞬间。而农作物已经成熟,它们也伴随着收获仪式成为这个季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处暑满地黄,家家户户修粮仓。”戴树良先生在他的作品《处暑》中这样写道。他用画笔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喜悦与敬畏的情境:农夫妇正在田里举行土地公祭祀仪式,而远方劳作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是对初秋最真挚的赞美。
随后,“云淡风轻”的天空出现,将即将来临的繁忙生活推迟至更后的时间。但就在这一天,即便如此,我们仍旧享受着各种民俗活动——从煎药茶到放河灯,从开渔节到踏青赏花,每一种活动都让这个时刻变得更加神圣和欢乐。而作为回报,这股微弱却坚定不移的凉风,最终吹走了最后一丝夏日余韵,为我们留下了一串令人难忘的心头甘露——初冬最纯真的记忆。
标签: 道德经原版全篇 、 道家入门必看的十本书 、 道家七劫 、 《道德经》全文朗诵讲解 、 道德经原文完整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