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指着壁虎卡片,认真地教孙子说:“孙子,你记住,壁虎叫做‘壁蛇里’,烧的爬墙的!跟我一起读一遍:壁~蛇~里~”
接着,他指着肥皂卡片,又认真地说:“这叫‘番碱’,平时用来洗身、搽身的就是它。跟我一起读一遍:番~碱!”
然后,他指着苍蝇卡片,说:“这叫‘乌蝇’,是一种害虫。跟我一起读一遍:乌~蝇!”
再次,他指向蚯蚓卡片,用认真的语气告诉孙子:“这个叫做‘蝖公’,爷爷常用它钓鱼。你跟我一起读一次吧:蝖(xuan)~公!”
接下来,他拿出钥匙卡片,说:“这个是‘锁匙’,转屋门开都要靠它。你听好,一起念一次:锁~匙!”
他还提醒孙子,“螃蟹”是“唠海”,吃起来很美味。“膝盖”呢,就称作“膝头”。而“三轮车”,你平时见过很多,那就是它了。
在饭桌上使用的小勺子,也被称为“条羹里”。兴宁阿婆则带领孙子学习更多客家话,如“锁屎”用于开门、“王擦”表示闹事、“扫把”用于扫地、“圆笔”写字用的工具、“掌牛”形容不识字的人去当农工,“沃头”的意思是煮菜,而"包宿"则是形容食物美味至极。
最后,她还教导孙子一些生活中的词汇,比如“老海”,意为晓得人情世故;还有“鸡麻”,比喻生春意。在传承这些客家语言文化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我们的文化遗产。如果从小就能接受并传承优秀的语言文化,那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标签: 道家萌宝 、 道德经名言名句100句 、 认为自己是个无欲则刚的人 、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讲解 、 道教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