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之际江苏昆山民间龙戏节绚烂盛开

在那个温暖的中秋之夜,江苏昆山民间龙戏节如同一幅精彩纷呈的画卷,展现出一段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承。这个节日源远流长,从民国初年便开始,在当地成为了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庆典活动。

据记载,当年191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席卷了周庄西中街,将百余间房屋化为灰烬。这次灾难不仅留下了深刻的人间悲剧,更激发了居民们共同抗争、重建家园的情感。于是,翌年的1917年,他们联合起来成立“火政会”,专门负责防火工作,并决定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作为“龙戏节”来纪念和庆祝这段历史。

在这一天,全镇上举行着盛大的试龙演习,每个队伍都要展示他们最好的水力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被称作“水龙”。它们由冲锋旗开道,然后队伍紧随其后,在南河滩集合待命。当时任主官的一声令下,这些队伍就迅速投入到竞赛中,以谁能先射出水来来确定胜负。

接下来的是两天的表彰仪式,在城隍庙前设立戏台,连续进行两场免费公演白天,再晚上则票价销售。在这两天里,不仅周庄本地人涌动于市,也吸引了四乡八镇的大量观众前来观看热闹非凡。

然而,有趣的是,“龙戏”中的某些角色有着特别规定,比如赐福的神仙不能穿红衣,而必须换成绿色,因为红色象征着火,而绿色则象征着水。此外,还有一条禁忌,那就是不得表演与火有关的剧目,这显示出当时人们对防火安全高度重视的心态。这种文化内涵丰富又充满活力的民间活动,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手法,还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