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龙戏昆山江苏民间传统节日绽放

在那个温暖的冬至之夜,昆山民间的龙戏节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穿梭在古镇的小巷和广场上。据记载,这个节日起源于民国时期,当时的一场大火让周庄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为了纪念这次灾难并防范未来的火灾,地方上成立了“火政会”,并定下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为龙戏节。

那年春天,人们热情地筹备着这个特别的日子。在五月二十日,大街小巷里响起了清脆的声音,那是救火队员们拉动水龙车前行的声音。每套水龙车前面都飘扬着冲锋旗,其余人员抬着这些装满水的大器具缓慢而庄严地前进,然后集中到南河滩。这是一个竞技的开始,每个人都紧张兮兮,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展示。

当晚上的月光洒在众人头顶之际,一声令下,各队迅速投入比赛,以最先吐出水流的人为胜者。五月廿三、廿四两天,在城隍庙前的戏台上,一连演出了两场“龙戏”,白天免费观看,晚上则需要买票。经过两天表彰活动,不仅筹得了一笔可观的款项,而且还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让整个地区充满了活力与欢乐。

然而,这个节目的某些部分却有着特殊含义,比如在“跳加官”这一段演出中,“赐福”的角色必须换掉红袍,因为红色代表着火,而绿色则象征着水。此外,还有一条规定,即不能再演奏那些与“火”有关的情节,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触犯神灵,也是对历史教训的一种回应和尊重。

这样的传统活动,不仅保护了古镇的安全,也保留了一段宝贵的人文历史,让后人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而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久远而纯粹的心灵连接,它像一股温暖的情感,如同冬至里的灯笼一样,为我们的生活照亮方向,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