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贵老道长的羽化登真之日,正值农历腊月二十三。时间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两年来,他那慈祥的面庞、矫健的身躯、爽朗的笑声、飘然的银须、睿智的话语和幽默的谈吐时常萦绕在我们心头。他不仅是一位深具道家修炼高境界的人士,更是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的典范。
张明贵先生(1931-2016),原名张增庆,以希仙子为道号,是一位杰出的宗教界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担任全国道教协会理事及常务理事,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陕西省委员会第七届至八届委员,以及榆林市道教协会创始人兼首任会长等职务。此外,他还是佳县慈善协会发起人并终身名誉会长,以及白云山道教组组长和管理委员会主任。
自五岁许身于道门,一直到十一岁正式成为禅师。1951年,他云游三边延绥,不仅传经布道,还弘扬了神圣的法则。在此期间,他还回乡从事农业劳动,并曾执掌书桌与讲台,从事教育工作。当改革开放初期他响应政府号召返回山中后,便主持了白云观日常事务。
1983年,他遍访各地名山大观,切磋交流;次年,即1984年,便筹备成立了陕西省道教协会,为此甘愿做出牺牲。随后,被推选为佳县政协委员以及陕西省政协委员。在1990年代末,他组织筹备成立了榆林市道教协会,并多次赴英国进行学术交流,被《独立人报》赞誉为“东方神仙”。
2005年,在他的努力下,成功落实了白云山管理权属,并成功举办六次“白云山论道”大型活动。这不仅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也展现了一代高人的风范。他参与国际《 道德经》论坛,与时任全国副委员长许嘉璐、中部部部长刘延东以及香港特首董建华、二度就职特首曾荫权等重量级人物见面,这些都是他生平中的辉煌篇章之一。
张明贵老者以其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抢救和挖掘古老文化遗产上,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的情感投入。他的著作包括《白云山道教志》、《白云山音乐》、《一鳞半爪》、《山野流萤》、《艺苑拾萃》,策划制作了一系列影视作品,如武侠电影《白云传奇》,古装晋剧《真人》,宗教文化纪录片《感怀》,电视散文《感悟白云山》等,都体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大爱无疆。
农耕舌耕笔耕,不息止步;入行修行得行,自然成就。这位伟大的老者的一生致力于培养中国古典艺术与宗教学科领域,无论是吹笛打鼓写字念书或是在生活中做好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对艺术与生命深刻理解和追求。在遵循规矩守住信仰,同时热爱国家热爱宗教学问,与众多善良之友结缘,而德高望重,则是这位开启四百余年的历史新篇章的一代巨匠所独有的光芒——闻名遐迩,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誉盛世。
标签: 道家经典语录精选 、 道家的名言有哪些 、 道教名人有哪些 、 道德经全文及白话译文 、 八大神咒作用与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