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之中慈悲我是某道长这样的自我介绍合适吗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中的女人说化缘是什么意思

在自然的怀抱中,慈悲我是“某道长”,这样的自我介绍是否合适?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中的女人说化缘是什么意思?

当你遇到一位道人该如何称呼呢?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说,应该以拱手礼相迎,并称“道长慈悲”。这个回答,可以打满分。但若把这个问题颠倒过来,你或许会想知道,某某道人向他人介绍自己时,是不是也应该自称为“我是某道长”呢?

有些修行者,不知修行多少年,也不知德行如何,在善信和世人的面前,他们往往自称为“道长”。但身为“过来人的”笔者这位“老道童”看来,这并非一件好事,反而可能导致修行者的崩溃。

《太霄琅书经》中提到:“人行大道,号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士,所以称之为士。” “ 道长”是一种尊敬的称呼,对于修习大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外界对他们的尊重,但这种尊稱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随意使用。

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从踏入门庭第一刻起,就必须积累功德和修持。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具备品德。这一点虽不难,但却极其重要:

首先,要有敬心。敬心是基础,对于大法怀有崇敬之心才能够用真心去探索它、研究它、实践它。

其次,要有苦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我们必须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地立足自身条件,用法术洗涤我们的内心,用德术塑造我们的行为,这样才能有所建树,有所成就。

最后,是诚心。“诚”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宗旨,它要求我们做事做人都要光明正大,有信用,有良知。这就是我们伦理学说的方法和境界。《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命;诚之,则仁。”

总结来说,要成为真正的师傅(师長),你必须具备:同情他人的慈爱精神、顺应自然律则原则、利益社会责任感、高洁守真的价值观念等,为信众提供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生活质量,同时促进社会发展的心灵启迪。要针对信众文化意识和精神需求,以各种方式传播教导,使得教义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张继禹师语)。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被尊稱為師長。

然而,我们都还只是触摸到了冰山的一角。在确认自己的行为已经达到这些标准之前,我们不能轻易自称為師長,即使是在高超的大法上也不例外。(本文作者:李三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