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见到了道人该怎么称呼?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说,应该抱以拱手礼,并称“道长慈悲”。这个回答,是可以打满分的。但若是把这个问题换过来,我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是否也应该自称说“我是某道长”呢?
有些修行人,不知修行多少年,也不知德行如何,在善信和世人面.fromFunction往往自称“道长”,就我这位“老道童”看来,这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容易自毁修行,坠入深渊。
《太霄琅书经》里面说到“人行大道,号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士,所以称为士”。 “ 道长”是教外人员对修道之士的一种尊称,也是一种尊敬,但修道之士没有自己称呼自己为“高明”的,这样一来,有妄自尊大之嫌。
一个修行者,从踏入门第一天起,就必须要累积功德和修行,也就是要具备作为人的品德。这品德说起来也不难:
首先要有敬心。敬心是基础,对“大爱”怀有崇敬之心才可以用真诚去探索它、研究它、实践它。
其次要有苦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因必先苦其心志,以劳其筋骨,使饿其体肤,加空伐其身,以动乱所为的心志,使能忍性成于所不能。”只有能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立足自身条件,用智慧洗涤我们的心灵,用善良改正我们的行为,这样才能有所建树,有所成就。
最后是诚心。“诚”是我一切行为的宗旨要求我不论做事做人人都要光明正白,要信用,要良知,这是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和境界。《礼记·中庸》就说:“诚者,是天地万物皆以此生,而万物莫不爱;夫仁义禮智信忠孝悌睿由此出。”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学子(师傅),你必须具有:广博知识的大智慧、严谨态度的大勇气、无私奉献的大爱情、大公正直的大方针、大同小异的人际关系、大众传播的小众化等,为学生提供不断完善理论学习方式,让他们能够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张继禹老师语)。这样的学子,你才担当得起这样神圣职责。在我们还没有确认自己的行动已经达到上述标准之前,我们绝不能轻易自居高头衔或以超凡脱俗标签相标榜,因为那样的道路充满危险,不仅可能使个人失去清醒思考,还会导致整个组织出现混乱。因此,在未达到这些要求前,我们应保持谦逊与虚心,同时继续努力追求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本文作者:李三全)
标签: 道德经里面的名言 、 道德经经典十句 、 无为而无不为的原文 、 老子5000字原文全文正版 、 比道德经更厉害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