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三田都元帅圣诞敕封天下梨园都总管道教文化秘密揭晓究竟是何方神通

在那遥远的唐朝,一个名叫雷海青的乐工因其卓越的音乐才华,被追封为“天下梨园都总管”,成为后世戏曲界、音乐界的一代宗师。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永不消逝的赞歌,流传至今,激励着无数人追求艺术之美。

据《中国戏曲志·福建卷》记载,闽剧、莆仙戏、梨园戏、四平戏、闽西汉剧和潮剧等均以雷海青为神祗而供奉。每当农历六月十一,他的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以此纪念这位音乐之神的圣诞。

雷海青有两种形象,一种是武身,一种是文身。武身常被描绘成红脸红袍,头顶打两条辫子,有风火二童陪伴。一旁站立的是灵牙将军,其狗头人身手执令旗。而文身则多坐式金面金身戴着“金圣冠”。

关于雷海青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说他是母嬉野感翼星入怀而孕,是主音乐神;另一种说法认为他曾被弃于野外时,被螃蟹吐沫濡养,而鸭母含食喂养,因此他的塑像上会绘有螃蟹。

三田都元帅究竟指谁?这一点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好奇。在唐朝末年,当安史之乱爆发时,一位名叫雷逢春的大将,因其艺能,在危急存亡关头,用皮革剪出形状,用士兵日日演奏,以此迷惑敌军,最终大败敌军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封为大元帅。

然而,这个故事也带来了悲惨的一面。当唐玄宗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将许多文武官员及宫嫔乐师押往洛阳,其中包括三田都元帅。他拒绝弹奏乐器,便遭到残酷刑罚,最终牺牲于凝碧池前。

尽管如此,他的事迹并未因此消失,而是在后来的岁月中被重新发现,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信仰体系。在泉州祀奉他的庙宇有860余座,在日本更有200余座,其影响力遍布东南亚各地,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福州,有一处名为坑口宫的地方,该庙始建于晚唐,为祀三田都元帅雷海青祖先的地方。这里的殿宇面阔三间,大门匾书“坑口宫”,殿内靠山墙筑有一尊三屉神龛,上刻“三田都元帅府”字样,对面的古墓便是据传为雷海青葬处之一。此外,还有一处位于鼓楼区元帅路上的福州三田都元帅庙,是历史悠久的地标之一,它见证了千年的变迁和文化传承。

对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历史如何翻转,他那不朽的声音和技艺,都能穿越时间与空间,与我们相遇,让我们对生活中的美好保持期待与热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