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瓷器艺术已臻完美,它们如同春水明月,绿云薄冰,引人遐想。我们既惊叹于其完美,也要探寻那隐藏于表象背后的精神世界,这是理解宋瓷精神的钥匙。郑樵在《通志》提出了“制器尚象”说,他认为人们不仅为了实用而制器,还为了寄寓某种意境。《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宋瓷则达到了中国艺术中最高境界——道器合一。
随着偃武修文的国策和不断收缩的疆域,宋人的心灵变得内向,而这也使得宋文化变得温文尔雅、婉转妩媚、精致细密,其艺术特质转向注重意态神韵和典雅平淡。梅瓶以其小口、细颈、肩部圆润,为例,小腹收紧,使得整体呈现出修长丰满的气质,如玉立的美少女,不失娇艳却不轻佻,含羞又不失妩媚。
通过造型上的曲线与直线交织变化,梅瓶展现了内敛静谧,与唐代追求外延广阔相对照。在理学意义上,这反映了从外界企盼到内心自省,从控制外部世界到治心养性的心态转变,是对无为观念及理学思想深入挖掘的人生哲学。
釉色与装饰方面,则体现了老庄美学。在追求自然朴素美时,有些釉色简约至极,或去除繁缛纹饰,或鄙视雕琢伪劣,以天青为主导,被贴上了“道”的标签。“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自然就是自己本原状态,因此天青即代表了这一本真原状。
开片纹理被誉为冰裂纹,一种比喻性的表现形式,如冰裂时形成的纹路一样晶莹透亮,有气象万千且变化无常。这原本是工艺中的缺陷,但被化作神奇,将残缺变成美。官窑或汝窑等作品,以青色为主,同时有蝉翼般的小气泡散落其中,在光照下显得隐约闪烁,如晴夜空中的星辰,被称作聚球攒珠。
这些裂片是自然力的结果,是道法自然思想在瓷器上的体现。而钧窑则以其呈色的金属元素,在火作用下,把自然美融会艺术美,无一遗漏,只留下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一番景致。一件古今博物院藏有的钧窑花盆,就以其玫瑰紫海棠红交织成辉丽多彩的情景,让人赞叹不已。
总结来说,每一件完好的宋瓷,不仅展示了一流审美境界,更蕴含着超越物质层面的深刻精神。在大力推崇并发展的是宗教信仰背景下的时代精神中,“制器尚象”寓意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在今天依旧让我们思考如何将个人情感投射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中,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物品来获得更深层次的人生感悟和每日禅语。
标签: 道教法术经典语录 、 道家理论经典 、 关于道教的句子经典语录 、 道德经原文全文 、 《道德经》王弼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