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则刚道观秘密戒法不妄传探究道教文化之谜

在1989年,北京白云观举行了全真派第一次的传戒合影活动,图片由宋士洪道长提供。戒律是修行的基石,无欲则刚,是追求内心纯净的一种方式。在道教文化中,戒者不仅仅是禁止之义,更是一种归于真实的途径。天真皇人曾说:“既称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规不习。”这意味着只有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够被尊称为“道士”或“真人”。

在全真派中,对于传授戒法极其严肃和谨慎。一旦决定传授,一方丈大律师会认真考察受戒者的品德和才能,只有那些真正具备十相的人才会被选取。这十相包括好学、谦虚、诚信、守礼等多个方面。

《玄都律坛内庭要秘》详细列出了这些十相,并且规定了方丈在传授戒法时需要遵循的条件:心行必须正直,不可偏颇;行为必须诚恳,不可虚假;骨子里必须坚定,不可轻易变动;五逆不可犯,即使有疾病也不能接受受戒。

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石匣即将藏于名山福地或海岛龙宫等地,以待未来有人来度化。如果当时无一人能承担这份责任,那么自然界就会通过劫运流转来选择一个出世间存在的对象。

总而言之,全真的宗教仪式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太上老君时代,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修炼成仙。从最初简约的禁欲生活到后来的复杂体系,全真的教义和仪式不断发展演变,但始终保持着对清静与贪婪抗争的心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