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明见,历史上,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被有意或无意地低估了。道教的河上公就是一个被低估的人物,关尹子亦然。而如果排列被低估指数的话,关尹子大约为第一。
《庄子·天下篇》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在《庄子》里,称之为“关尹”,排名尚在老子之前,并称为古之博大真人。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由于是时也,而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不知所终。
在《史记》里,则称之为“关令尹喜”,是正史记载唯一受老子的衣钵传人的。
关尹并不姓关,“尹”是周代的官名,所以关尹果实只是文始真人的职务而已。至于“喜”之一名,则首见于《列子·仲尼》篇: 关 尹 喜 曰:“在己无居形物其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 若 物者也。物自违道,不违物善若 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如 道 而 用 视听 形 智 以 求 之弗当矣。”
这倒符合先秦文献将职务与名字合起来称谓的惯用做法,如帝曷、巫咸、轮扁、匠石等,《史记》云“關令 尹 喜”,应该是汉代的讒傳誤以为關令姓 尹 名喜了。
关於關 對又稱為關對 子 或 關令 子,因截留西行的 老 子,使得 《 道 德 經 》 這部萬經 之 王 得以流傳 不朽,其功莫大焉!故後世 道 教 稱 “ 文 始 真 人”。文始者,是 文 明 之 始 也。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九篇」並題為「舊題 周 尭 喜 撰」,但今本失佚。今本 《關對 子 》 在 南 宋 時期始見於永嘉孫定家,一說疑係托作,也即後世 《 文 始 真 經 》 也。此派思想,在先秦典籍《列子》、《莊子的天下篇》(此處指的是莊子的某一段落)及其他多個地方都有所論述,如:「建 之 以 常 無 有 主 之 以 太 一。」、「芴乎 若 亡 寂乎 若 清 同 焉 者 和 得 焉 者 失 未 曾 先 人 而 常 隨 人。」
古代隱士對於關對推崇備至,他們認為這部書乃千万卷間最精微的一部,可仰望不可攀登,可玩賞不可執取,可照鉴不可思索可符驗不可言談。他們將它置於《莊子的天下篇》的前面,這表明他們極度尊敬和推崇這部作品。在東晉時期,此書仍有人研究與討論,並且受到廣泛尊敬,被視為修養內丹者的最高境界。此外,這種理念還影響到后来的内丹仙學中,被視為修炼最高境界的一種理念,即無所有,无所作为,无所执,以"浑人我,与同天地" 为最高境界,被认为是在内丹仙学中最顶尖的一个法门,因此,在内丹仙学中常常会说到"文始派最高,最阳派最大"(重阳派)。
据说,当端木赐玉册金文给他后,将他封立位号叫做 "无上太初博文通玄妙圣祖",并授予紫芙蓉冠飞青羽裙,并使他的气质和精神达到极致,让他的身体变得光彩夺目,让他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让他的智慧更加深远,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大仙师了。但由于历史资料有限,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关于这个人物全部的情况。不过,从现存资料来看,可以知道他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很多宗教团体信仰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标签: 道家的人生思考 、 宋代道教的代表人物 、 道家学说创始人 、 道教著名人物 、 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