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真人关尹子道家的鼻祖是谁

高明见历史上,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而被有意或无意地低估了。道教的河上公就是一个被低估的人物,关尹子亦然。而如果我们排列被低估指数的话,关尹子大约为第一。

《庄子·天下篇》中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在《庄子》里,称他为“关尹”,排名尚在老子之前,并称为古之博大真人。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都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不知其所终。

在《史记》里,则称他为“都令尹喜”,是正史记载唯一受老子的衣钵的传人。

关尹并不姓关,“尹”是周代的官名,所以关尹只是文始真人的职务而已。他到底姓什么,由于历史文献失误,我们已无从得知。但他的名字中的“喜”首先出现在《列子·仲尼》篇中,他说:“在己无居,对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也。”

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将他尊称為文始真人。在南宋时期,《汉书·艺文志》的记录显示了九篇的《關恩齊》,但现存版本则是在宋代之后才出现,这可能是一部后世创作的手稿。此外,在先秦典籍如《列 子》、《莊 子》、《吕氏春秋》等中,都有关于他的思想论述,如他认为要达到至人状态,就必须纯化气体,不要依赖智慧和勇气,而应该顺应自然法则,与万物同一,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和修炼者。

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叫葛洪的人盛赞过这部作品,说它不可思议且难以理解,因此非常珍贵。在中国文化中,无数隐士崇拜并模仿他的生活方式,他不仅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人物,而且还成为了一种内丹修炼方法中的最高境界,被誉作修行最完美者的代表。这份崇敬延续到了今天,使得虽然许多关于他的具体事迹已经失传,但人们仍旧铭记着这个伟大的哲学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种超越世俗欲望、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