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九我行其野的人物篇

寓言十九,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九见信。世人愚迷,妄为猜忌,闻道己说,则起嫌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信九矣。故鸿蒙、云将、肩吾、连叔之类,皆寓言耳。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以其耆艾,故俗共重之,虽使言不借外,犹十信其七。

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直是陈久之人耳,而俗便共信之,此俗之所以为安故而习常也。

卮言日出,因以曼衍,所以穷年。夫自然有分而是非无主,无主则曼衍矣,谁能定 之哉。故旷然无怀,因而任之,所以各终其天年。

不 言则齐,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於己为是之,不异於己 为非 之。此复解前文义也。

物固有所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 也 而然,有自 也 而不然。此复解前文义 也。

恶乎然?然於然;恶乎 不然?不然於 不然;恶乎 可?可 於 可;恶乎不可?不可 於 不可。此复解前文义 也。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 而六 十化,与时俱 也#1。这正如庄子和惠子的讨论一样,他们好谈玄道,因此远称尼父以显变化 之方#2。但当时的观点已经改变,如今我们明白了许多事物都是随着时间变化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对某些事情持不同意见的原因#3。而且,我们现在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偏见,没有绝对标准来判断什么是正确或错误的#4。如果有人试图根据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那么这种行为就像是盲目地追求权力,而不是真正理解事物本身#5。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不断地更新他们的知识和理解,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事实和新的发现 #6。但即使如此,我们仍旧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衡量我们的知识是否合理,并且要意识到所有知识都是有限制 的 #7。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谦虚并持续学习,因为没有哪个人的知识可以覆盖所有情况 #8。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就会更加开放地接受不同的观点,并在必要时更新我们的看法 #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