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虽字数不多,却蕴含深奥之谜,被誉为万经之王。尼采赞叹,《道德经》如永流泉,宝藏盈盈;鲁迅则认为,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宇宙真谛;马云行商四十年,此书始终伴随。
今日我们探讨《道德经》对人生启示,从其中提到的“不可交”三种人开始。要想成就事业,必须远离这三类人。
空口说白话的人
《道德经》曰:“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许诺者,最易失信于人;遇事太简单者,将遇许多困难。言出法随,每句话背后都有因果,你若不重视言语,也不会获得好结果。
整天说话,嘴不停的人
《道德经》指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有些人为了显摆,一直滔滔不绝,无论他人的发言或沉默,都插嘴不断。这类开朗却也招厌烦的人,其实质缺乏自控力,以至于最终会因为自己的话而失去机会,这样的命运注定了不会有什么作为。
华而不实的人
《道德经》教导:“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从小被教导要求是,该是怎样就是怎样,而不要追求表面的华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有些人却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表面上,而这样的人往往缺乏内在实力,与老子的教诲相违背,即大丈夫应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心存朴实,不居于虚华。这样的朴素无华才让人们产生信任感,而华而不实则毫无建树。
很多人才认为,《道德经》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悟的,它像一把尺子,用它量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做得好,就全知道了。它既是一本为人处世智慧全书,又是一个企业管理宝典,因此深受一些企业家喜爱。不同的人读懂不同,每日读者,其格局高于常人的层次。而它的哲学性指导性极高,在西方哲学家研究终极问题时,也能找到解答,并凝聚着中国智慧与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一份遗产,为自己提供借鉴,可以领略老祖宗的智慧。
标签: 道家历代代表人物 、 道教最厉害的人 、 具有道家家思想的人物 、 太上老君属于什么教派 、 中国道教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