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十九,借外论之。世人愚迷,妄为猜忌,不信己说。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九见信。此乃鸿蒙、云将、肩吾、连叔等寓言也。
重言十七,世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老人的话犹如十信其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非持故也。日新则尽其自然之分,而自然之分尽则和也。
卮满则倾,空则仰,无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语言无系倾仰,则合於自然之分。此乃卮酒器与支离其言的比喻。
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不待人于有本末,则非所以先也。而亲父誉子,不若非其父者,也是因物随变的道理。
鸿蒙云将肩吾连叔皆借外耳,用假托外人论说,其实质在于语言要符合众人的观点方能被接受。这就是为什么老人们的话虽然没有特别的根据,但却被世人所尊重,因为它们符合常理,因此更容易被接受。
不仅如此,有些事情原本就很难确定是不是正确的,比如什么是“好”、“坏”、“利”、“害”,这些都是依赖于个人口味和社会规范来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或观点能够顺应这些口味和规范,那么他就会受到认可,这正是在用别人的口袋里放自己的钱财(即用别人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使得天下的人都服从你的心思,而不会敢于反抗,这便是定天下的根本。这并不是通过强制手段或者权威命令实现的,而是一种默契,一种让每个人的内心都感到舒适,从而自动地遵守规矩,使得整个世界变得井然有序。这正是我所说的“随性定”,就是顺应大多数人的意愿,让一切事物按照这个法则运行,就像草儿跟风一样,不敢逆着风行走,因为这恰恰符合了他们的心灵需求,所以大家都会自觉地遵守规律,没有谁会敢于反抗。你看,我并不需要去做任何努力,只需顺势而为,便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了。这就是我说的“已乎已乎,我且不得及彼乎”。
标签: 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 、 道教协会会长 、 历史道家代表人物 、 古代修道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