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养的道家高人致虚观妙真君列子

我将重新表述以下内容,保持原有字数的要求:

列子是道家高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活动时间大约与战国时期相应,与郑繻公同时,晚于孔子而早于庄子。唐玄宗曾封他为“冲虚真人”,宋徽宗又封他为“致虚观妙真君”。据说他的学说源自黄帝和老子。他曾向关尹子求教,又拜壶丘子、老商氏和支伯高子为师,得到他们的真传。

《冲虚至德真经》前有一篇《列子传》,提到列子的生活在郑国四十年无人认得他。在修道九年后,他能御风而行,有时也会乘风游历八荒。在立春日,他能乘风远行,在立秋日则返回“风穴”,当风来时草木生长,当去时落叶枯萎。

列子的学说被认为是基于黄帝和老子的思想,被称作道家。他主张清净无为,对待身心与物质接触,要崇尚不竞,与六经相符。他的学说中强调贵重虚空,《战国策》中记载楚王问一位使者:“你为什么遵循列子的教导?”使者回答:“因为尊重正义。”张湛认为列子的书旨在明确以至虚为宗,以终灭为验,以神惠凝寂常全,以想念著物表出生命觉醒与化梦等同的情感。

列子的理念之一是“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这意味着可以胜过一切事物却不会受到伤害。他拒绝了郑国暴政者的馈赠粮食,因为他认为拥有这些只是轻视道德导致失败。而且,他主张摆脱世间的贵贱、名利纷扰,用顺应自然的大道来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