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玄守中之子如同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内容中的明灯照亮了心灵的迷雾

李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以唐河南道陈留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人自居,其生辰为唐代宣宗大中元年丁卯二月十七日。由进士出身的他,在受孙思邈、司马承祯等道学思想影响后,选择了远离尘世的生活方式,不久便投身于罗浮山曜真洞深造,并在此修行十数年,对道家哲学有了深刻的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东游至崂山,与张道冲、郑道坤、李志云、王志诚等同道之士相遇并结伴而居。在太清宫附近,他建造了一座名为“三皇庵”的小庙宇,并致力于整理环境,使得太清宫周围的小环境焕然一新。特别是一株糙叶树,即是他所植,它已达到了1100年的古树,是当地的一颗珍宝。

在与刘若拙交流后,他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尽管李哲玄年事已高,但仍旧以其医术救治民众,被誉为“神医”。后周太祖广顺三年癸丑时期,他被赐予“道化普济真人”之称号,但他始终保持谦逊,不接受任何赏赐。他主修的经典是《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对这门学问有着深入研究。

最终,在晚年的柴世宗六年未八月二十日,李真人实现了飞升,此后的遗体被安葬在太清宫后山之阳。这位伟大的灵魂不仅对崂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也成为了一代传奇人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