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以唐河南道陈留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人称。其生于宣宗大中元年丁卯二月十七日,与天地同寿。唐懿宗二年辛巳,他以进士身份出山,但因心向清淡,不愿仕途纷扰而弃官云游,寻访至道之路。他历经艰险,最终在罗浮山曜真洞得师受业,研习玄理十数载,再次拜别师友。
昭宗天祐元年甲子,他东游至崂山,与张道冲、郑道坤、李志云、王志诚等名士相遇共度时光,便在太清宫西北侧筑茅庐“三皇庵”,供奉三皇神像,潜心修行养真。在此期间,他不仅完善了太清宫的布局,还率领众人整治道路栽植树木,使得小环境焕然一新。
更值得一提的是,那株糙叶树,在当时的李哲玄所植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即使到今天依旧枝繁叶茂,被誉为“龙头榆”。后来,当刘若拙自四川来访时,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让人感动。此后,无论是在京师面对旱灾疫病还是被后周太祖敕封为“道化普济真人”,他始终秉持着救世济人的信念,为民请命祈雨,最终平息了大旱与瘟疫。
最终,在柴世宗六年未八月二十日,这位深具智慧与功德的李哲玄飞升归天,其遗体葬于太清宫后山之阳,如今墓地仍存,是崂山建筑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标签: 道家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 、 道教的人物 、 汉代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 现代道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