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时期,道教兴起并迅速传播到朝廷和民间,其养生术主要是指炼丹——内丹和外丹。东汉中后期,中国道教史上出现了一部重要的炼养丹书《周易参同契》。它是总结了前人的养炼术,并有作者独特的见解,对后世影响很大。作为一部完整的学术体系,它与中医的脉学、针灸、气功、五运六气学说等直接有关;又因为有很多科技上的发明创造是拟人的,所以涉及到中国历史上发明创造的许多方面,如火药、罗盘、炼金术、本草、数论、二进位制数学、珠算、天文历数等,因此,《周易参同契》一书在中国技学技术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魏伯阳,以字行于世,号云牙子,是《周易参同契》的著作人。他隐约地描述了自己的籍贯:“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这表明他出生于郐国,即今河南密县东35公里处的一座故城角寨子村。这是一个文化相当发达的小国,在西周建国以后,它成为一个封建诸侯国,最终被郑武公所灭。
魏伯阳不仅是一位道家的代表人物,更是一位高超的炼丹专家。他通过对《龙虎经》的研究和实践,成功地炼制出了神仙之药。在一次试验中,他用真假相似的两种药物考验了他的弟子们,只有真正理解其法则的人才能正确选择。最后,他自己也按照一定规律服下了一粒药物,却意外地成仙而去,这件事传为佳话。
魏伯阳提出的内丹修煉程序,有四个阶段和四层境界:第一阶段是筑基,用以修复身体机能,使精足气满神旺达到三全境界;第二阶段是炼精化气,也称小周天,将会阴穴中的元气导至泥丸,然后再由任脉下行入丹田;第三阶段是炼气化神,大周天,让元気弥漫于中丹田,再下至下丹田之间,从微动到不动最终尽化为真人至妙;第四阶段是炷灵还虚,这是在最高境界,将耳目口三室闭塞勿发通,以达到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目的。
他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形成鲜明对比,但他的智慧和修练方法依然引人深思,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
标签: 历史上有名的道家人物 、 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文人 、 道教名人 、 道教人物 、 道家代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