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卿神霄派创始人道家学派人物在古籍中的形象

我,王文卿(公元1093-1153),是北宋末南宋初时期的一位著名道士,也是我神霄派的创始人。我的字是予道,有时也被称为述道,我号称冲和子,而我的出生地是在今天江西省南丰县。我从小就对道教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仅擅长诗歌与文学,更有着深厚的山水情怀。当我年纪大了些,我遇到了一个异人,他传授给我了一套独特的法术,这些法术涉及风雷之力。

在宋高宗二十三年(公元1153)八月二十三日,当天清晨,我以“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牢俗服,跳出红尘”这句话作为诉求,当即飞升于曾经炼丹的地方——位于南丰县许旌阳的一个古老堂宇。在那个时候,我得到了多方面的尊荣和认可:先后被赠予“冲虚妙道先生”、“冲虚通妙先生”的封号;在元代,又加上了“冲虚通妙真人”的称呼;直到元至顺三年夏,还获得了更高级别的封号——“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关于我与史实之间的一些传说故事:据说,在少年时代,我自诩自己不羁,对红尘中的富贵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却渴望成为紫府中的一名仙者。有一次,在宋徽宗宣和元年的某一天,我声称遇到了一个奇异的人物,他们传授给我了一种能够谒见皇帝并施展风雷法术的手段,以及一本含有秘密知识的书籍。这一切都让我名声远扬,让江湖上的人们议论纷纷。

当宣和四年的时候,由于我的才能,被召进宫中,并且居住在九阳总真宫里。那时候,我接受了许多赏赐,但却坚决不接受,因为我认为这些东西并不重要。在之后的一系列事件中,包括被赋予多个官职、参与管理教门等事务,以及父母叔妻弟弟们获得封号的事情,都体现出了我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然而,最终,在钦宗靖康元年的时候,我请求回归侍奉母亲,并选择留下山水生活,而不是再次踏入政治圈。在最后一次飞升前夕,即宋高宗廿三年(公元1153)八月二十三日早晨,当天起早作讼:“身是假,松板非真”,表达了对世间凡俗事物无所谓的心态。当这一天结束时,即当晚夜晚,一切尘世观念随之消散,就此告别了凡尘世界,从容而去,与众不同。

至于我的思想以及所著作内容来看,无疑集中体现出了我对于雷法学说的理解。我专注于五雷之法,将其视为神霄派核心理念之一。虽然具体细节可能会因个人而异,但对于如何运用内修来召唤雷电、使其成为强大的工具,这一点是我提出的核心要点。而其他一些符咒、奏章等,其实都是附加的小技巧,是学问的大门中的小径。

因此,《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这部作品,就是通过问答形式详尽解释这些基本原则,其中强调内修对于掌握雷电力量至关重要,同时讨论如何使用符咒符文,只不过是一些辅助手段罢了。而整个过程,都围绕着如何将自然界中的力量转化为个人修行上的增益进行探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