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高僧智旭行书《仁义院古佛堂改禅寮引》,故宫博物院藏。
智旭(1599--1655),字蕅益,俗姓钟,江苏省吴县木渎镇人。十二岁读儒书,辟释老。十七岁阅袾宏《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不谤佛。二十三岁听讲《楞严经》,怀疑何故有‘大觉’,何以生起虚空和世界,决意出家体究此一问题。二十四岁从德清的雪岭剃度,命名智旭。历游江浙闽皖诸省,均不断从事阅藏、讲述和著作。清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示寂,寿五十七岁。两年后,门将其遗体火化,起塔于灵峰大殿右。
智旭生平的著述,经其成时编次,分为宗论和释论两类。宗论即《灵峰宗论》,共十卷;释论包含释经论和宗经论及其他著述共六十余种一百六十四卷。
标签: 道家文化不同时期代表人物 、 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文人 、 道教真实的人物 、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 、 240个道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