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思,道家经典中的真常,是一种深远的哲学思考,它在宇宙间无所不包;在德行中无所不遵循;在命运中无所不能决定;在人性中无所不可预见;在理想中无所不能回应。从天地万物的诞生开始,真常就已经存在了,而到了终结之时,它又化为虚空。
世间万物都负阴而拥阳,这就是圣人的智慧,他们以此来理解和实践“常”。大道虽然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却始终保持其本质的真诚。这份真诚无法形容,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体现。而这份“常”,即便给予它一个名字,也只能是虚名,没有真正的实体。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正是因为如此,“真”才不会被动摇。圣人一旦达到最高境界,就与这份“真”相合。在上下五行、动静两极之间,有一条永恒不变的规律:乾始能用美丽来利益天下,但如果过于显眼,那可能会失去其美丽;水能够用其美丽来滋养万物,但如果过于自满,那可能会失去其德性。
凡事皆需谨慎,不要因追求而失去那份真正的本质。日月交替照亮世界,寒暑更迭使岁月流转,这一切都是因为“真”的存在,而这个“真”并没有固定的形态或名称。
天道如同占卜,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成就和结束,而地道则不断变化至终点。这一切都是为了展现出那份超越形式和内容、虚空与实有的根本——最终归于无极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回到原点,没有任何界限可言,即便是在寂静之中,也没有什么可以称作寂静,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连续不断且不可分割。
这样的寂静不是平静,而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平息。不仅如此,即使是这种平息也无法抓住或丢弃,因为它就在我们周围,却又难以触及。正因为如此,“真”的存在是不需要喘息也不需要停歇,因此它永远不会枯竭,也永远不会衰退。
标签: 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文人 、 道教十大真人 、 道家学说经典 、 道家优于儒家的辩论 、 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