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民俗:婚事“六礼”之探究,白事微信随礼新风尚
在安徽芜湖,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区,婚姻仪式被称为“六礼”,其中包含了许多传统和习俗。《尔雅·释亲》中提到,“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这里的结婚不仅仅是男女双方之间的结合,更是一种家庭间、社会间的关系构建。
从古至今,举行婚礼一直被称作“结缡”、“合卺”。在《礼记·昏义》中明确规定了六道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这些都是必须完成的步骤。而现代社会,这些传统习俗逐渐演变,并融入新的文化元素。
首先是托媒提亲。这一过程强调了家长和媒人的作用,而非当事人自己的意愿。尽管在共和国成立后,人们开始倾向于选择自主恋爱,但媒介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在80年代之后,城市中的婚介所以及报刊杂志上的征婚广告成为了寻找伴侣的一种常见方式。
其次是合八字。这一习惯源远流长,即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年月日时配对,以判断是否有冲克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迷信逐渐失去吸引力,大多数人不再相信这一做法。
接着是相亲。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了解对方,如参加相亲会或者通过介绍所认识。过庚则涉及交换允许结婚的书面文件,而下聘礼则包括送上彩礼给女方家族。不过,由于地域差异和个人观念不同,这些习俗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最后,是选定婚期。这种行为需要与运势先生协商,以便确定一个吉利的日期,然后书写在红纸上,并由男方带着礼物前往女方家进行交付。但这背后的复杂性和潜在争议也让人们意识到了这些传统习俗并不总能适应现代生活。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安徽芜湖还是其他地方,当代人们对于传统婚制持有一种既尊重又批判的情感态度。而且,在网络时代,我们如何以现代方式展现出对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种新的理解?比如,在微信朋友圈发起关于白事(丧葬)的小贴士或随性的祝福消息,也是一种表达关怀同时体现新潮流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