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反复提及佩茱萸与簪菊花元旦节又是何时

重阳节,传统上与茱萸紧密相连,因而它也被称作“茱萸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佩戴菊花,这种习惯源远流长。茱萸和菊花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茱萸有助于驱邪避灾,被誉为“辟邪翁”,而菊花则代表着延寿,被称为“延寿客”。

值得一提的是,茱萸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还拥有医疗价值。它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如中暑、痛经等。在药典《本草纲目》中,它被描述为辛辣芳香,有温热之性,可以驱寒解毒。

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在唐代达到巅峰。那时的人们相信,在这一天佩戴茱萸能够带来好运,并且能保护家园免受邪恶力量侵扰。此外,他们还会将新鲜的茱萸制成囊状装饰品,以此作为防虫工具,因为这段时间是秋雨季节,容易导致衣服霉变。

除了佩戴茱萸,人们还喜欢头顶上簪着菊花。这一风俗自唐代便开始盛行,一直持续至清代。在宋元时期,不少人会剪裁彩缯成形似 茱萄或 菊花的图案,然后赠送给朋友或亲友以示庆祝。

然而,从宋元之后,这些习俗逐渐消失了。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对于生命质量和健康更感兴趣,而非单纯追求避邪消灾。因此,“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超过了“避邪翁”(茱 萨)。

总结来说,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套复杂的情感与文化含义,我们应该珍视并学习这些历史遗产,以此作为连接我们过去与未来的一道桥梁。(编辑: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