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广东陆河端午风情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端午节如同一条悠长的江流,源远流长。它是为了纪念屈原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操而设立的传统佳节。陆河人将其称作“过节”或“五月节”,正值农历年份的大约三分之一。这两个传统佳节与春节并列为中华民族的三大传统节日,它们巧妙地将一年分成三个等距部分。

在陆河地区,除了门前插艾草和洗午时水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据说,为防鱼儿毁坏屈原尸体,古人发明了裹粽子,并投入江中,以引鱼离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被后世称为“粽子節”。

然而,对于是否必须在五月節期间裹粽子的问题,陆河人的回答是:“不”。他们虽然也吃到类似粽子的食品,但这种食品叫做“粽粄”,通过一种名为炊制(类似蒸)的方式制作而成,与常见的裹制品完全不同。

在五月節前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左右,主妇们会从山上采集一种野生小灌木——布荆树枝叶,将其晒干,然后用来烧出草木灰,再通过滤水获得橙黄色的布荆灰水。在此基础上,用糯米粉加以调配,便能制作出香气浓郁、口感柔韧且清甜可口的特色食品——灰水粽。

这项技术需要精确控制添加量,因为如果少了,它们会没什么味道;多了,则会变得苦涩难食。经过数代生活经验积累,可谓是一门艺术,一般好的主妇可以准确无误地加入适量之物,从而炊制出一床又靓又好吃的小块小块美味食物。

除了享受这一美食之外,陆河还有其他几个关于过五月節的一些特殊习俗,比如对早饭和午饭是否要隆重进行争论,以及两种不同的习俗各自相互指斥对方。但这些讨论已经逐渐淡化,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要。大多数人现在都没有必要亲自去炊制 粽 粝,也不再关心是否应该按照过去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个传统佳节,而是平淡地视之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