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湖雷镇石坑居安楼体现中式四合院别墅设计的古民居典范在社会中的独特存在

位于闽西南方向,有个古老的集镇——湖雷镇。镇北有个山村,叫石坑村。村子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东西走向的石坑溪穿流村中,把村子分为南北两侧,民居沿溪而建,建起了数十幢远近闻名、高大雄伟的各式方形土楼民居,形成了壮观、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而“居安楼”便是石坑古民居建筑群中的土楼之一。

居安楼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石坑村中部,位于石坑溪的北侧,坐东北朝西南。背靠蜿蜒逶迤的“前头畔-白楼背-半天山”山脉,南望巍峨雄伟的“铜鼓寨-老楼窠-秧地背”山峰,是钟灵毓秀之地。

居安楼属于五凤楼形式的建筑,是一座独具客家风格的古民居建筑,由主楼、前厅、两侧厢房、左右两边横屋、下厅堂和官厅(会客厅)组成,全体浑然一体。

始建于1750年,在1773年落成,是由吴氏十八世祖渭斋公出资建造。这座宏大的建筑面积1339.4平方米,但占地面积1869平方米,全局共计66个房间。主樓高21.5米,每层都有六间卧室,一大门,上面刻着“居安樓”的三个刚劲有力的字。

每逢盛夏时节正午时分,当长辈们乘凉休息时,大厅内亮着盏煤油灯,可以通过滑轮调节升降。大厅正中有一张八仙桌供族人聚会议事使用。大廳冬暖夏凉,每逢盛夏时节正午时分,大廳内长辈多半在此乘凉休息。在这里还悬挂木刻楹联:“勤耕苦读以育人才;至孝精忠保家园。”

四层大厅别具一格:高3.8米,有杉木吊顶,还绘有壁画。一扇雕花木窗开在前面,一道木屏风(俗称厅屏)设在后面。厅屏上挂烫金特制楠木楹联:“严律己以立身;恕待人以广谊。”

外围还有2层独立的小房,这里是一些辅助功能,如厨房和储藏室等。此外,还有一处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井塘,它是用河卵石堆砌而成,而且井栏也是河卵石砌成,并且上方还有一圈由花岗岩凿制而成的地沿。这口井源自天然山泉水,从未干涸到现在,也从未有人用过化肥或其他化学物质来清洁它,所以这里的水质非常纯净,不仅被当作饮用水,也常被用于洗礼和仪式等场合。

左边横屋的一部分也留存下了红军和赤卫军曾经住宿留下的宣传口号,即“保卫苏维埃”,这是一个很珍贵的地方,因为它记录了一段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那就是1930年代红军和赤卫军曾经驻扎于此。当今时代,这些文字已成为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无论是对家族还是对历史都是极其珍贵的一个遗迹。

先祖历来崇儒重教,对教育尤为重视,因此在左边横屋设置专门用于启蒙教育的小学馆。在这里,小孩学习识字学礼,同时也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人才。在这个地方产生了许多知名人物,他们不仅是在商界巨擘科举秀才甚至烈士,而今也有国企高管商界骄子、中医名师国内研究生光荣军属还有绘画装裱工艺师等各种技术型人才。

尽管时间久远,但这座房屋仍保持着坚固与美观。这所房屋内部采用的是田甲泥沙拌匀夯筑墙体,并加上了老杉木枝竹条作为墙筋,使得整个结构显得异常坚固。此外,用棉纸巾与白色石灰及砂混捣成了纯白纸巾灰砂浆粉刷,使得墙面光滑无破损脱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材料虽然已经经过200余年的考验但依然完好无损,不见虫蛀痕迹或裂缝,这种工程质量简直是不容置疑!

为了防盗,全院只开宽0.2米牛夹窗,其余三层以上则使用普通窗户。大门钉上铁皮既防火又防斧砍,每个门扇还钉上一对八卦型纯铜拉环,以起到装饰美化效果并蕴含镇宅避邪之意。此外,还配备了烟窗从顶部伸出,以保持空气清新。而排水系统则构筑四通八达,其中明渠暗沟相互连通神奇的是出了大门却看不到任何一个出水口,从未发生过内涝的情况发生过证明了其卓越设计理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