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指着壁虎卡片,认真地教孙子说:“孙子,你记住,壁虎叫做壁蛇。读一下:壁~蛇~里~”然后他指了指肥皂卡片,“番碱”是洗身用的,“跟我一起读:番~碱~”。接着,他拿起苍蝇的卡片,“乌蝇”是一种害虫,让孙子跟着他一起读“乌~蝇”。
接下来,他展示了蚯蚓的卡片,解释它在钓鱼时的用途,并让孙子跟着他一起读“蝖(xuan)~公”。然后,他用锁匙开门,让孙子认识到“锁匙”的重要性,并要求他跟着自己念出“锁~匙”。
阿公还教给孙子螃蟹和膝盖的客家话,以及三轮车和勺子的发音。他一边展示一边重复念出每个词汇,希望能帮助他的孙子记住这些纯正客家人的语言。
兴宁的一位阿婆也参与进来,她带了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客家话单词,比如“王擦”,用于表达人不听话;“扫把”,用于扫地;以及其他一些日常用品和动作对应的客家话单词。她耐心地教导她的孙辈们,每次都强调正确发音,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些词汇。
通过这样的传统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年轻一代了解并尊重自己的文化,也有助于将这份宝贵而纯真的客家语言文化传承下去。如果从小就开始学习和使用这些优秀的话语,那么对于保护这一语言而言,无疑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